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
第二十八章 他的心跳如擂鼓 (第1/4页)
第二十八章 他的心跳如擂鼓
秋分刚过三日,宗人府的急报就送到了皇帝面前。楚笙捏着那张泛黄的纸,指节泛白 —— 皇家围场西侧的鹿苑栅栏被啃出丈余宽的缺口,更蹊跷的是,本该丰盈的月牙泉竟只剩半池浑浊的水。 “陛下,” 总管太监福安的声音发颤,“太后娘娘说,这是上天示警,秋猎该暂缓。” “暂缓?”楚笙蓦地抬眼,眸光沉冷如冰,唇边却勾起一丝极淡、极冷的弧度。他抬手,将那张纸笺重重拍在紫檀御案上!“啪”的一声脆响,震得案上笔架轻颤,几点浓稠的墨汁溅出,污了明黄缎面上威严盘踞的金龙纹饰。“上个月户部刚拨了三万两修缮围场,现在告诉朕上天示警?” 殿内死寂,唯有窗外风卷残叶的呜咽,更添几分肃杀。 恰在此时,御书房西侧的暖阁珠帘轻响。楚瑶的身影出现在门边。她今日来御书房,是奉太后之命,例行查阅内务府呈上的、关于宗室女眷年节用度与赏赐的册簿——这本是太后指派给她的一项无关紧要的庶务,意在将她困于琐事之中。她特意选了楚笙通常去早朝或议政殿处理朝务的时辰前来,只为避开与他独处。然而今日,一场突如其来的秋雨将她困在了此处。雨势渐大,她便在暖阁内等候雨停。 此刻,主殿那不同寻常的拍案声和楚笙冰冷刺骨的话语穿透雨幕传来,让她心头一紧。 “陛下息怒。”她声音清越,如碎玉投冰,鬓边一支羊脂白玉簪随着行礼的动作轻轻摇曳,折射出温润的光泽,“围场之事,蹊跷颇多,或可先去看看。”她抬眸,目光沉静如水,落在年轻帝王紧绷的侧脸上。尽管她心中因那场风暴而筑起高墙,刻意避开他,但此刻听闻围场异变,又涉及秋猎这等大事,她无法置身事外。这既是出于对社稷安稳的忧虑,也隐隐与她“矫正”楚笙的初衷相关——她不能任由他因愤怒而做出冲动之举。 楚笙的目光落在楚瑶沉静的侧脸上,她清亮的眸子,如同拂晓时分穿透浓雾的第一缕天光,带着一种洞悉人心的力量。他紧绷的唇角几不可察地松缓了一瞬,仿佛被那目光无声地熨平了褶皱。眼底深处那翻腾的、如同浓墨般化不开的阴鸷,似被投入一颗温润的玉石,漾开细微却清晰的涟漪,瞬间软了下来。 “阿姐想去?”他开口,声音不自觉地放轻,带着一丝试探与期许,如同怕惊扰了栖息在花瓣上的蝶。 就在楚瑶微微屈膝行礼,裙裾轻摆,准备抬步跨过那道略高的殿门槛时,楚笙搁在紫檀御案上的手,几不可察地动了一下,他身体甚至微微前倾了一瞬,想要起身下去相扶。 然而,这细微的冲动只持续了一秒,他知道,楚瑶在躲着他。 自那场惊心动魄的表白与强制占有后,楚瑶与楚笙之间,仿佛隔着一层无形的、却坚逾寒冰的薄冰。楚瑶再也不敢触碰任何与选秀相关的话题,甚至将那本被撕毁的名册和污损的画像残骸,小心翼翼地投入火盆,亲眼看着火舌将它们舔舐殆尽,化为飞灰,如同亲手埋葬一个足以将她拖入深渊的危险秘密。她再也无法自欺欺人地将楚笙视为那个需要她哄着、护着的弟弟。 华清殿那个疯狂混乱的下午,楚笙时而炽热如火、仿佛要将她焚烧殆尽,时而阴鸷如冰、冻结她所有挣扎的眼眸;那强势不容拒绝、如同铁箍般的占有欲;那guntang的、滴落在她肌肤上如同烙印般的泪水,和那绝望到骨子里的哀求……都在无比清晰地宣告:他是一个男人,一个对她怀有炽热、扭曲、不容抗拒的爱欲的男人。 这份认知让她从骨子里感到羞耻,只想远远地逃避。她刻意减少了与楚笙的独处时间,在他来华清殿时,也总是垂着眼睫,长长的睫毛在眼下投下浓密的阴影,隔绝了所有可能的视线交汇。她的言语变得疏离而客套,身体在他靠近时更是会不由自主地僵硬。 此刻,楚笙清晰地感受到了那无形的抗拒。即使隔着数丈的距离,他也能看到她身体那瞬间的紧绷,和低垂眼睫下刻意回避的疏离。那微妙的、如同针刺般的疏离感,精准地扎在他心尖最柔软的地方,带来一阵尖锐而绵长的痛楚,更点燃了他心底深处那被强行压抑的、名为占有与不甘的火焰。 楚瑶强压下心头的慌乱,抬步稳稳跨过了门槛,步入主殿,正要开口细说围场之事—— 殿外金砖铺就的甬道上,忽地传来一阵沉稳有力的脚步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