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
完全不同的世界 (第1/2页)
完全不同的世界
婚礼的座次安排不是根据家庭来的,而是根据和新人的关系来的。比如贺少钦全家都被邀请了,但是贺少钦被安排到了新郎同学那一桌,贺少钦的父母则是坐在了周家父母朋友那一桌。林知夏则是被安排到了贺少钦隔壁的新娘同学那一桌。 林知夏看了一眼桌上的席卡,这一桌都是她和姜令仪的高中同班同学。老同学们陆续落座,见到林知夏都有些惊讶,纷纷感慨她高考完后就像人间蒸发了一样,直到后来从别人口中才知道她出国了。有人半开玩笑地说:"原来咱们班还藏着个隐形富二代呢。" 林知夏连忙摆手,笑着解释说是高考发挥失常,没考上理想的学校才出国的,"就是个替补方案"。这话说得很巧妙,既化解了大家心中的落差,又让自己显得没那么遥不可及。 她们那个班在年级里属于普通班,大部分同学学习都比较松散,晚自习时玩手机、传纸条、偷偷聊天都是常事。林知夏和另外几个同学算是比较用功的,所以她一直稳居班级前三,但放在年级里也就是一百名上下的水平。 这些老同学高中毕业后,大多去了省内外的二本院校,专业也都很实用——师范、会计、护理、工商管理。毕业后又都回到了J市,在父母的人脉关系下,进了银行、学校、医院或者事业单位,工作稳定但薪水一般。虽然谈不上大富大贵,但胜在安稳,能陪在父母身边,按部就班地过日子。 话题很快转到了各自的近况。有人刚买了房准备结婚,有人孩子都会走路了,还有人在准备考编制。轮到林知夏时,大家都有些好奇又小心翼翼地问她的情况。她只是淡淡地说还在摸索阶段,"国外竞争也激烈,工作也找不到,这不是二十八了,才刚刚研究生毕业。我这种普通人也就是在外面漂着"。 林知夏端起茶杯轻抿了一口,脸上始终保持着温和的笑容。她很清楚,在这种场合里,越是谦逊自黑,越能让大家觉得她还是当年那个"知夏",而不是什么遥不可及的海归。这是她从小就学会的生存智慧——只有把自己说得平凡一些,才不会被孤立。 就像高中的时候,她明明是靠自己的努力考到班里前三的,但是为了合群,只能说是自己运气好。就像现在,其实她心里也明白,无论她怎么解释,大家看她的眼神都已经不一样了。那种若有若无的距离感,像是隔着一层薄薄的玻璃,看得见摸不着。但这又有什么关系呢?从小到大,她不是一直都习惯了吗? 坐在隔壁桌的贺少钦听到的则是完全不同的世界。他这一桌虽然名义上都是周崇的初中同学,但因为八中初中部直升高中部的比例很高,所以大家基本都在八中度过了六年。只有周崇不争气,没有和好友们一起升到八中高中部。而且这桌同学当年都在八中重点班,和姜令仪那边的普通班几乎没有交集——准确地说,是他们不屑于有交集。 即便现在坐得这么近,两桌之间依然泾渭分明。偶尔有人认出姜令仪那边的同学,也只是礼貌地点点头,眼神里带着一种天然的疏离,仿佛在说"哦,是那个班的啊"。 贺少钦这桌聊的话题和林知夏那桌截然不同。有人说起本科在藤校的求学经历,有人分享研究生阶段在欧洲交流的见闻,还有人讲起毕业后留在纽约华尔街的工作体验。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