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
第474章 净说大实话 (第1/3页)
“你为什么要放膝盖上弹奏,我看有不少人都是放在琴桌上。”周公子很纳闷。 钱宸看了她一眼,没有回应她。 并不是说大明朝的文人喜欢盘膝而坐。 明代《文会堂琴谱》中所说的“不坐不弹”,是指琴必须要放置于琴几上,坐必须在椅子上。 琴放在膝盖上,那是很久远的事情。 琴桌琴椅未普及之时,比如竹林七贤那会,这个时期“盘膝而琴”的基本姿势是:人盘腿坐在榻上,琴尾抵着榻,琴首端置于腿上。 这种弹琴方式非常锻炼琴人的身体协调能力,琴置于膝盖之上,不易平稳,需要人身体各部位力道均衡,方可挥洒自如地演奏,所以要求琴人有成熟、扎实的弹琴功底。 后来桌椅凳子传过来,坐椅子上放在琴几上自然更好cao作。 盘膝而琴就越来越少了。 古人为了出门携带方便发明了90公分左右的短琴,也叫膝琴,顾名思义就是可以放在膝盖上弹的琴。 这个琴才是放在膝上弹的琴。 但钱宸现在弹的是大琴。 他之所以这么弹奏,简单的说就是炫技。 我有这本事,而你没有。 这种牛笔是一目了然的,都不需要内行进行评判。 太监晋升,比公务员更加残酷。 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像王振那样如同天选,还能碰到一个煞笔皇帝。 而且,钱宸有内功,身体平衡能力比普通人更强。 钱宸这边已经开始了弹奏。 如水的琴声悠然响起,时而舒缓如流泉,时而急越如飞瀑,时而清脆如珠落玉盘,时而低回如呢喃细语。 泠泠七丝上,静听松风寒。 一般人听古琴,都不如古筝更能接受。 而钱宸一时半会又找不到人和自己合奏——合奏的话,古琴和箫搭配最好。 但吹箫的人不多,一般人也都是吹洞箫。 正经搭配起来是琴箫,这种箫的内径比洞箫细,音量比洞箫小,所以才能和古琴搭配,否则箫声过大会盖过古琴。 为了不让自己的春晚舞台表演,底下睡一大片。 钱宸改良了几首失传琴谱,当了一回音乐裁缝,最终弄出来了一首更能被现代人接受的琴曲。 当然,以他的见识和底蕴,这琴曲的文化造诣肯定有七八层楼那么高。 就算是行家听了,也只管佩服就完事了。 “真好听。”三个女人一起鼓掌,一半是真心觉得好听,一般是虚荣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。 这是要拿到春晚上弹奏的曲子。 不过,安茜其实不是真正的第一次听到。 钱宸在她边上弹过好些次,从一开始的零零碎碎,到现在一气呵成,她感觉自己的手都快能弹了。 但是她不能表现出很熟悉。 不然不好解释。 刚才这波表演如果没问题,说明她演技肯定进步了。 “这首曲子叫什么名字?”周薰问。 她是真的喜欢音乐。 《龙门花甲》剧组,她和李芸春的关系最好,主要也是音乐的缘故。 她以前在酒吧卖唱维持生活。 “名字叫《临江仙》,如果要唱的话,可以用‘当时明月在,曾照彩云归’那首词。”钱宸将琴放回了桌子上。 安茜默默的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