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千五十八章 北伐不易 (第2/4页)
战争连年不断,本来就比较弱小的国家一般就只有两条出路。 要么就是等着被吞并,因为打是肯定打不过的,要么就是寻找带头大哥保护自己,替自己出头。 当然了,后一条路是肯定长久不了的。 靠天靠地不如靠自己,在那样的乱世当中指望着别人的保护,注定是无法如愿的。 所以,最后也依然是走向了同一条道路,就是被大国吞并。 不是被进攻的那一方吞了,就是被带头大哥吞了,似乎也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。 当极小的国家被吞并之后,战争就结束了吗? 不不! 当然不可能了! 这只是完成了第一步而已,接下来,更大规模的战争就会在更大的国家之间展开。 这是一个必然。 小国小打,大国大打,战争的规模和国家的体量也是成正比的。 连年征战下来,很快就会有国家支撑不住,被战争拖累到无底的深渊当中。 更重要的是,战争对一个国家的人力物力都是极大的消耗,并且长时间内都难以恢复。 古代的国家构成还是比较简单的。 所谓发展经济,古代人也没有什么明确的概念,只知道人口要多多的,土地要多多的。 然后呢,男耕女织,这样稳定下来之后,再辅以商业发展,国家的实力就会越来越强,人们的生活就越来越殷实。 这样呢,就算是有作为了。 然而,战争对这两项基础是毁损的最为彻底的。 所以,一旦是四邻之内呈现割据的状态,那战争就会连绵不绝,想要在这样的乱世当中既不被卷入战争当中,也不被影响,几乎是不可能的。 于是,趋向统一就是人们心中的一大信念。 而且是共同的信念。 这在古代也是很现实的一个选择,可以看看秦扫六合之前战国七雄之间的状态。 虽然几个大国之间地盘已经都很大了,足够他们自给自足,但是战争还是不断发生。 不只是大秦野心巨大,其他几个国家也是一样,总是希望挑旁边的软柿子捏一捏。 相互兼并的过程从来都没有停止过。 只不过,在这个cao作过程当中,还是大秦的段位更高而已。 而四邻之内若是统一了呢? 这是很现实的一个问题,战争的数量就会急剧减少,就算是有零星的战争也会因为周边国家的减少而迅速减少。 这还是其次。 最重要的是,地盘就代表了一切。 占据了较大的地盘,国家的根基也就更加稳固了,那么对战争的承受能力也就更大。 于是,在没有秦始皇的年代,人们也是按照本能在趋向统一的。 即便是在这之前,并没有人这样做过,也并没有人给他们描绘整个境内统一了之后,这样的国度将会是一个什么样的图景。 但是,他们还是很朴素的认为,这样就是好,就是最优解。 于是,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千年以后的今天,在晋末这块土地上,如今也是分裂成几个小朝廷,各自纷争不断。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