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第四百四十三章 近代华夏物理学史的三两事儿(本章科普较多,建议谨慎订阅) (第4/5页)
不知道有多少潜心搞科研的院士,就这样莫名其妙的被aoe成了米虫。 但这种事儿你去解释,人家就会回你一句话: 为啥华夏没有顶尖成果产出呢? 这句话其实从本质上来说也是错误的,国内其实并不是没有一流成果,而是很多成果大众压根就看不懂..... 比如之前提及过两次的大亚湾中微子振荡矩阵角测量成果,发布时间就在几个月前,业内堪称震动。 可有几个普通人知道呢? 还有反常霍尔效应,也是诺奖级成果。(各位可以留个眼,这两个成果确实很惊人,也许几年后真可以拿到诺奖,到时候我就是预言家了,桀桀桀.....) 不过从更广义的角度上来说,这句话其实也没错: 华夏确实没有大众耳熟能详的顶尖成果产出。 但眼下随着暗物质的发现,这个问题就将会迎刃而解。 至少在三到五年这个周期之间,物理学的热度会相对处在一个高位。 会有更多人跳进这个大坑...咳咳,走入这个领域。 一如当初的刘翔和姚明。 当然了。 这种情况势必也会诞生出很多虚假的课题组骗经费,不过这不是现在需要考虑的问题,需要头疼的是侯星远那些科院高层。 随后潘院士深吸一口气,强迫自己冷静下来。 此时发布会还彻底结束,半场开香槟的事儿可千万不能做,ac米兰还被挂在耻辱柱上盯着下一个倒霉蛋呢。 待整个人平静下来后。 潘院士环视了周围一圈,正了正麦克风,对台下一人问道: “米尔萨普先生,请问贵方对这个结果可有疑议?” 潘院士口中的米尔萨普是个七十多岁的小老头儿,穿着一身整齐优雅的西服,来自高卢维森实验室。 与er实验室不同。 维森实验室在此前的研究过程....或者准确点说,从中科院发表出公告的那天开始,就对中科院表露出了极强的敌意与不信任。 当时他们在官推上发了个倒竖的大拇指和小丑的表情包,态度不言而喻。 如今在众多参会者已经起身鼓掌表态的情况下,潘院士的这个问题,无疑是对米尔萨普的一次羞辱。 当然了。 科院也确实需要从这些参会代表的口中得到他们亲自承认的言论,这样才能算是把事儿给钉死了。 “.......” 发言台下方。 看着一脸笑意看着自己的潘院士,米尔萨普脸上的肌rou隐隐抽动了几下。 米尔萨普的全名叫做米尔萨普·安德烈·奥克塔夫,祖上往上数五代,正是八国侵华时期高卢联军中屠杀平民第三多的吕克·安德烈·奥克塔夫。 根据不完全统计。 吕克·安德烈·奥克塔夫在整个侵略过程中杀死的平民数量不下70人,劫掠走了大量的故宫文物,其中包括了佳士得94年拍卖的那支玉如意——当时的拍卖者正是米尔萨普·安德烈·奥克塔夫。 所以有些时候真的不得不感叹某些事情的神奇,巧合的比剧情还要惊人。 铃木厚人如此。 米尔萨普·安德烈·奥克塔夫也是如此。 不过此时的米尔萨普·安德烈·奥克塔夫心中并没有丝毫欣喜,而是带着强烈的愤怒与尴尬。 为什么? 为什么这些华夏人真的找到了暗物质? 他们..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