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    
		护眼
    	关灯
	上一页
	目录
	下一章
	
		  		512、产业+资本(求月票)  (第2/2页)
理层、骨干员工,共同分享公司的发展果实。    以“共赢”的心态做企业,团结力量,大家一起把蛋糕做大!”    三人听了表情不一。    曾艈群脸上写满了惊喜,感觉未来日子有奔头,觉得夏景行做事大气。    而梁少康是在日企呆久了,没怎么见到过这么豪爽的老板,以至表情有些错愕。    陈棠华则一脸欣慰,觉得这样也能对一起奋斗的兄弟们交差了。    ATL作为电池行业的“黄埔军校”,培养了国内很多电池人才。    在这些人口中,陈棠华待他们极好,ATL在没被TDK收购前,发一次年终奖,够在莞城全款买套房。    夏景行看着三人的表情,很满意。    他跟大陆人曾艈群谈家国情怀,但对于其他两名创始人,这套招数可能就不那么管用了。    一昧谈理想,只能骗骗涉世未深的年轻人,对于这些老狐狸,还得拿出实实在在的利益。    夏景行继续微笑道:“除了期权激励,冲击上市外,在企业发展中途,如果遇到资金紧缺的情况,或者需要研发、攻坚新技术,远景资本还可以为ATL注资。    此外,作为大股东,远景资本只会在财务、人事上面做一些掌控,其余的研发、市场等等,都可以交给管理层。    把专业的事,交给最专业的人!这是远景资本的一贯宗旨。    我们在美国收购了一家安卓公司,做手机cao作系统的,5000万美元全资收购,又为这家公司注入了5000万美元的研发经费,创始人被我们留用了,还给予了股权激励……”    听着远景资本收购安卓的故事,三人不时点一下头,非常认可远景资本这种投资和管理理念。    讲完安卓后,夏景行微笑说:“我之所以说这么多,其实也是想让大家更了解我们远景资本。    只有双方都互相了解了,才有建立起合作的信任基石。”    陈棠华点头,一脸赞赏的看着夏景行。    “夏先生,你说得不错,现在我们对远景资本的投资理念已经有了全面的了解。    实际上,我近几年回美国,经常听身边的华人朋友,甚至是白人朋友讲起你,都夸夏先生你英明睿智,眼光看得极其长远。”    夏景行谦虚的笑了笑,“过誉了,其实很多时候,我也在冒险,并没有十足的把握。    不过中国有句古话讲得好,叫“知人善用”,这也是我一直在研究和学习的方向。    做投资也是这样,得会看人、会用人!”    陈棠华深以为然的点了点头,此时他已经抛却了心中很多的疑虑,把心中本就小幅度移向夏景行的天平,大幅度的移了移。    梁少康也很满意,有股份拿,这一点要比在日企强,“打工皇帝”说得好听,还是脱离不了打工人的本质。    而股份持有再少,那也是老板,是自家为自家打工。    曾艈群更不用提了,早已把支持票投给了夏景行,现在听到了这么多好条件,心中更是一万个满意,觉得没看错人。    三人互相对视一眼,基本达成了共识。    夏景行微笑看着这一幕,作为科技型企业,懂得分享很重要,这样才能留住人才。    他现在早已没把眼前利益看得那么重了,所求的是做大产业版图,并且给产业加深护城河,站到产业战略的高度上来看问题,这种模式可以称之为“产业 资本”。
		
				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